-
萍乡,位于江西省西部,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。以下是一些萍乡的风俗习惯和礼节礼仪:
1. "节日习俗": - 春节:萍乡人过春节非常重视,有贴春联、挂灯笼、拜年、吃年夜饭等传统习俗。 - 端午节: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。 - 中秋节:家人团聚,赏月、吃月饼。 - 重阳节: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。
2. "饮食习俗": - 萍乡菜以辣为主,口味偏重,有“湘赣风味”之称。 - 传统的萍乡菜肴有“萍乡腊肉”、“萍乡鱼头”、“萍乡豆腐”等。
3. "礼仪习俗": - 见面礼:萍乡人见面时,会互相问候,握手或鞠躬。 - 婚丧嫁娶:婚礼讲究热闹喜庆,丧事则注重哀悼。 - 赠送礼物:送礼时,要讲究包装和寓意,如送茶叶、酒等。
4. "其他习俗": - 民间艺术:萍乡有采茶戏、傩戏等民间艺术形式。 - 传统节日:如清明节、端午节等,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。
5. "社交礼仪":举报 -
萍乡建傩庙的历史,分别有唐、宋及元代插标为界始建之说。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点。萍乡傩庙不但数量多,分布广,而且规模大、布局严谨、功能齐全、地方特色浓厚。历来有“五里一将军(庙)、十里一傩神(庙)”的说法。有傩神的地方,必建庙,有傩舞表演队的地方,必建大庙。二十纪五十年代初全市有庙52座,至今保存二十余座。 为什么萍乡人为傩神建庙?传说古时候,从岐山飞来一幅傩面具,人们因这幅面具神显灵而造傩神庙。但庙建在荒山上,庙主嘀咕;庙好造,水难挑。傩神听了也不高兴就飞到东源小枧去了。现存建于明英宗正统七年(1442)东源乡的小枧傩庙,以其历史最悠久,保存最完整而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 萍乡各地建庙,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十小姓联合建立。庙的冠名各不相同,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一类称庙,如将军庙、傩神庙、仙帝庙等;一类称祠,如遵宣一祠、古傩祠等;一类称庵,如德化庵、福崇庵等。 萍乡的傩庙,极富江西地方特色。一般建有前堂、天心、后殿三部分,面阔三间,墙为五岳朝天式。规模大的侧在两则加建偏屋,用作厨房、储藏室和居室,并在庙前增建雨亭、空屋场、戏台、酒楼,与庙连成一体。内殿正中设拜坛、香案、傩坛(俗称“洞”),坛上供奉傩面具。
举报 -
举报


